由移动学习前沿网主办,问鼎资讯承办的2015移动学习峰会已经圆满落幕,此次大会邀请了多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在会上,他们围绕“新技术重塑移动学习”这个主题为移动学习做全新解读。峰会虽然已经落幕,但各位专家在会上分享的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却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越发厚重。移动学习前沿网将持续为众读者呈现专家们的分享实录,敬请关注!
范志强简介
问鼎资讯互联网中心总监;专注企业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实施;e-Leanring&m-Learning平台规划及实施10年从业经验;著有专利“基于HPI的热插拔处理方法”;带领团队完成了问鼎云学习产品从1.0到4.0的研发,并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广东公司、移动研究院,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数十家公司成功上线。
以下为演讲精彩内容:
1、衣食住行
2、思维
(1)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始终的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是以用户为导向,但是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在组织导向,现在更多关注员工及学员的培训体验,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学习组织实施过程当中,尽可能考虑到员工的角色变化。
大数据并不是大就足够了,而是需要深挖,大数据最核心的问题是数据的挖掘及数据的关联。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适合我们企业,企业需要哪些信息,人力资源部、老板给我们的一个精英指标、给我们培训服务的指标我们的e-Learning学习平台如何为达到这些指标服务。
(2)基于产业层面的跨界思维:
了解不同行业的培训、互联网思维如何应用到培训行业。
(3)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环节的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
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发展而更新自己的方案,把每一个功能点做到极致,做到我们最极限的一个目标,基于用户体验层的一种改变。
(4)战略、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层面的平台思维。
所有行业都会被互联网改变,移动互联网也会渗透到各个行业,移动互联网对行业最大的改变包含三个方面:
1、共享:充分调动闲置优质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2、便捷: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建立供需双方的联系,缩短通道,降低成本;比如淘宝、京东、一亩田改变了采购的流程。
3、连接:跟踪用户行为,记录相关数据,实现精准化服务。
在国务院提出“互联网+”之前,互联网思维一直是一个被过度消费的词汇,仿佛互联网思维成为拯救各行各业的万能钥匙,互联网思维一度被捧上了神坛。但是,互联网思维又成了众多媒体人讨伐的对象……而实际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推演及落地,二者并不冲突。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培训”的三个关键词是更加公平、更低的成本、更加适合。我认为“互联网+培训”就是要促进培训资源更加公平的分配。此外,需要让每个学员以更低的时间成本获得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这个就是根据我们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关联,判断怎么去推送更加合适。
移动学习是“互联网+培训”下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互联网思维、企业培训和移动设备相互结合的产物;而互联网+培训是对整个培训生态的冲击。
1、培训机构从组织实施的角色转变为运营设计、运营服务、活动设计的角色;
2、移动学习刚开始的时候都在讲O2O,就是在模式上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后面可能就是O&O,线上迁徙到线下,线下也向线上迁徙,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应该是封闭的,两种模式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存在单向的,一定是双向交互的。
3、培训者将成为编剧,策划一定的方案,让讲师和学员参与进来,共同完成这样一项活动,让学员在参与中获得对知识更多的一个认知和把握。
4、讲师变为导演。
5、学员从观众成长为一个演员的角色,把自己的知识表演好。
(一)从“泛在化”到“标准化”的演绎
(1)平台需能支撑学习策略
我们的平台由一个单纯的工具化支撑最终会到学习策略支撑的位置。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只是电子化学习的一个分支,最终有可能是二者合二为一的,最后共同为企业培训服务,但怎么去集成好业务流、电子流,就是O和O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钟实际上是和每个企业内的这种培训模式是有密切关系的,每个企业不可能有一样的东西。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任何一个业务的创新都有可能打造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培训辅助、微课学习、考试练习、业务体验都可以构成一个学习平台。
同时任何一个平台被附着于“知识发布”——“知识学习”——“知识讨论”——“知识评估”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移动学习解决方案的支撑平台。
(2)学习策略的支撑
作为一个培训管理者,设计了一个新员工“雏鹰计划”、“蒲公英计划”或者其他的等等,我要能够设计这些策略在这上面执行,员工我要能够参与进来,以我为中心,作为我自己的一个知识发布平台,这些我们都在尝试,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根据企业培训来看。
(3)平台可管理性需更强大
你依赖于第三方,那你就必须接受第三方平台的变化给你带来的损耗,作为培训行业来说,要有更强的管理性。
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下一个赢家是谁,你根本不知道,作为企业培训公司和一般的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并不相同,保持一个持续的战略、思路,保有我们固有的一套东西。对于已有一定沉淀的企业来说,风险性是可以短暂地尝试的,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了解移动互联网思维在这里是怎么体现的,最终只要和业务更深层次结合的就一定是你可控的一个平台。
最后一点,你跟腾讯合作的,所有都东西都是交给腾讯的,从微信扫到二维码,只要这个二维码不是腾讯的APK或者是合作的APK,你想打开是不可能的,根本不给你下载的机会,你把东西分享到微信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把东西从微信上拿下来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拿到一个链接。
(二)从“标准化”到“泛在化”
(1)课件形式会不断创新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创新的、多变的、创意的时代,随时可能产生新的课件类型,之前,我自己都不相信一副图片能成为一个课件,但是现在太多了,一幅图说明××,信息图课件甚至成了企业点名的课件类型。还有我们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有些课件资源我是允许它失效的,这样我就需要互联网上的链接资源,比如我在微信上看到了哪个讲解信息还不错,我只把链接引进来,过一段时间失效就失效了,只是作为我现有培训的一种补充和扩展阅读,我们企业该建自己的内容那只是自己的一种过程。在移动学习诞生以前,标准化是企业在线学习的一个关键点,课件需遵循Scorm标准、平台需遵循Scorm标准,后续还有哪些新类型,比如GIF课件也说不准,这是一种多变的过程。
(2)知识的获取更便捷
以前e-Learning领域可能只是按照企业只是管理的线条,然后几大类、几小类这样全部列好了,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多地是基于标签,我们熟知的微信也是有标签管理,可以对通讯录好友进行标签管理、标签搜索,也可以打标签,还有一个网易新闻,你在跟帖的时候也可以打一个标签,对这个用户进行标签管理。标签将可能是我们移动互联网一个知识存取、知识获取的一个手段,或者是一个走向。
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依据固有的课程序列进行“层次化”的课程呈现,符合用户体验迁移,并且实施代价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冲击,基于标签的内容获取需求将会成为主流。
(三)从“知识传递”到“社群化学习”
(1)参与感&角色互换
参与感和角色互换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移动互联,人人都是自媒体,甚至说广告法从九月开始将会有一些变化,就是说你在朋友圈转发的所有广告信息、商品信息,你有可能负法律责任。这就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些变化,我们的法律也在做一些调整。我想传递的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说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思维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感、独立感会更加显著,学习不再是货架上的商品,我们需要给员工一个舞台,但是作为企业级学习依然是一个调整、融合的过程,这不代表新的员工自主化学习的兴起会造成组织学习的一种没落。
(2)学习
广东移动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他的微课大赛、金讲台会有活动的简介,活动的掠影,作品的展示,学习的资源,这样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相对会比单纯面授班的形式更加注重参与感。
(3)聊天
社交是基本的需求,也是微信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问答
这里的问答就不单纯像机器人问答了,设置得更加广泛,@到专家,@到好友,再辅以机器人,这就是企业储备知识库的一个调整。
(四)从“差异化运营”到“一体化整合”
(1)移动学习不是个体
移动学习不是个体,从业务上是依附于我们培训体系的,从线上电子化的角度来说,和我们的e-Learning平台、知识管理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一定是一个生态系统,只是我们目前还停留在一个集成的阶段,基于一体化的设计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怎么把它打造一个我们培训业务系统,以我们的业务流为基础,构建一个集移动学习、e-Learning平台为一体,整合的一个业务流,这是未来对我们企业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
(2)学习体验需要更完整
我们课件开发工具,以前不能整合在一起是因为必须基于电脑,这是比较成熟的一种设计,而现在基于网页的一些设计比较流行之后,给了我们一些借鉴,我们在培训领域就可以把这些技术引用过来,整合在一起,这样一体化设计就会逐渐可行。
(五)从“封闭式”到“开放式”
——更多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共享思维在我们企业培训领域的应用,这个将来一定是可行的,就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些优质资源。因为我跟每个企业沟通,移动学习的建设基本上就是两大步,先是内部用好,然后外化。
(六)更精确的分工,更多的参与者
(1)自行设计运营更接地气儿
互联网的生态链是十分清晰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随着企业移动学习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参与度也必将越来越深入。整个移动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不单纯是供应商的事儿,更多的也是企业的事儿,我们每个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方向、一个点,学习策略应该是企业培训专家的事儿,平台和内容设计、开发这个是供应商的事,而整个解决方案的话应该是我们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努力,打造的个性化的一个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的培训方案,会对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培训活动有更深的认知,而我们供应商对于互联网衍生的平台比较熟悉,找更合适的设计,而不是用过多的精力去设计企业的培训策略、提供培训策划案,然后再去设计平台,我们应该专注某一个平台的功能,让它更加人性化,而不是说市场上或者移动互联网上他们分离的我们就应该分离,他们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整合在一起,其实有些技术是不分先后的,我们培训供应商相对来说面儿铺得太大了,其实这个是需要反思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是一个更精准的时代。
(2)学员参与是知识的源泉
如果将来我们能调动员工的参与感,我们企业的知识挖掘对于我们的内容建设是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的。
感谢范志强先生在2015移动学习峰会上的精彩分享!
问鼎云学习
移动客户端扫码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培训干货